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yuejinshihua.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yuejinshihua.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yuejinshihua.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yuejinshihua.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一群“工科尖兵”在大赛中磨砺创业就业能力_视频摄像_ld乐动体育在线娱乐app
全国咨询热线:021-54902525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视频摄像

视频摄像

一群“工科尖兵”在大赛中磨砺创业就业能力

咨询热线:021-54902525

时间: 2024-12-13 03:03:59    来源: ld乐动体育娱乐

  • 产品详情

  不久前,由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上,安徽农业大学取得1金4银5铜的佳绩。近两年来,该校工学院还在5项国家A类赛事中取得学校当时的历史性突破——全国最高奖。获得荣誉的这些“工科尖兵”是如何炼成的?

  2023年7月,该校2021级学生王汉城和董续辉首次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省赛,准备了3个月的他们并没取得理想成绩,但他们仍决定继续参赛。

  课余时间,二人憋了一股劲儿,每天早上8点去学校智能车实验室,攻克智能车硬件和软件设计难题,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回寝室。

  今年8月,二人前往哈尔滨工程大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赛,最终斩获一等奖。

  王汉城感慨,通过比赛清晰感受到,C语言程序、嵌入式开发、基础电路搭建、单面机控制应用等庞杂的知识体系有了具体应用。

  “大家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时,不再轻易放弃,而是学会抓住问题的重点、找到问题的本源,以更优化的思路处理问题。”董续辉说。

  “工匠科创班”并不是线年,工学院实验中心老师兼团委副书记吴蒙然观察发现,学生受限于缺乏实践场景,很难深度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学院成立“工匠班”虚拟班级,吸纳关注且喜爱创新的学生。60名学生加入后,吴蒙然成为该班级的班主任,带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比赛训练。

  2021年,“工匠班”向“工匠科创班”演变,学生人数扩大到130人,各专业教师也入班“辅导”。2018年以前,工学院在国际和国家级的创新比赛上,鲜有好成绩,该班级成立后,学生们对应的项目在慢慢的变大的赛场“崭露头角”。

  吴蒙然介绍,将课程实践重点放在各类科创比赛上,是希望学生能够以此为目标,孜孜不倦地钻研能够解决生活难题的创新创业项目,如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

  让202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刘雨杰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前往该校在安徽庐江、宿州、滁州等地的农业综合试验站实践,大伙儿走进田间地头采集数据、实体实验,再回到实验室里写算法。

  “实现无人驾驶要构建强大数据集。我们采集乡村环境数据,进行AI田间感知算法的研究,让系统精确、快速识别田间作物的位置,这项算法在‘工匠科创班’已经迭代很多年。我们还从学长那里获得参加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创业比赛的技术和经验,就好像‘站在巨人肩膀上’进一步探索。”刘雨杰感慨。

  今年4月,有了专利和论文的积累,刘雨杰和队友带着“田间道路无人驾驶系统”项目筹备参加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6月,他们斩获一等奖。

  “团队协作的过程,让我更深刻体会到‘独行快,众行远’的含义。”车辆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吕轩是刘雨杰的队友,他记得,大二下学期备战比赛时,也是同学们课程最多最忙的时候,但晚上熬夜调试系统,大家毫无怨言。

  吕轩说,在机器人外观模型设计过程中,有同学负责三维设计知识,有同学负责软件算法,有同学搭建硬件,各专业相关知识交融也让大家培养综合能力,增强沟通能力、领导团队能力等就业本领。

  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李宁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周富强在2023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大赛国赛智能物流搬运赛道获得金奖。

  李宁说,设计车辆和机械臂结构建模时,“从模型到零件全部是自主设计,要掌握交叉学科知识,我们曾将机械结构和软件设计推翻重来,只为了‘闯一下、搏一把’”。

  周富强回忆,比赛时采取8小时封闭作答模式,选手写出相应程序和机械结构,让机械臂在规定时间内识别不一样的颜色的放置区域,对物块进行精准搬运和放置,这考验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设计的速度与精度。

  比赛带来的更多是心理和心智上的磨炼。去年11月,二人为了突破关键的OPS模块训练,在设计之余进行学习和调试、组装,经常熬通宵,最终克服知识盲区。“国赛”出发前一天,一个关键硬件损坏,且没有备份,二人调试10余个小时无果,便冒险拆开电路板,通宵修复了信号线,让机器重新转动。他们都觉得,那一刻,比得奖还要开心。

  工学院教师黄莉莉介绍:“老师带动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各类硬件和软件系统,不断闯关,更像是一场‘浸入式’的研究。师生涵养了斗志和信心,也摸索研发出一些黑科技智能农业产品。”

  “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支撑。”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璐表示,学院立足“培养什么样的新工科人才”“如何培养新工科人才”等课题,以各类比赛为牵引,注重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和就业观念。学院还安排专人负责赛事组织,对学科竞赛实施项目化管理、专班式推进,有效整合了各类竞赛资源,鼓励一项技术参与多项赛事,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同时,工学院与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处、研究生院、团委等协同联动出实招、真招,为学生参加各类赛事提供政策、资金、师资、场地等支持。

  刘雨杰至今难忘大一参加科创训练之前,他和学院杨洋教授的对话。当他表达出对前路的困惑时,杨洋说:“大学4年,你要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选择一项‘主心骨’事业,贯穿你的4年青春。”

  如今,已经在3场国家级创新创业比赛中崭露头角的刘雨杰感慨,对科创的追求正影响一届届青年学子为之奋斗甚至着迷,大家找到“主心骨”,也磨炼了创业和就业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