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自动化集团”)拟以现金方式,从公司控制股权的人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电气控股”)处收购电气控股持有的上海宁笙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宁笙实业”)100%股权,交易价格达30.82亿元。
本次交易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特别是在锂电池生产、光伏电池片生产和航空自动化装配等关键领域,针对客户的真实需求,共同开展产线工艺、设计等联合攻关。
宁笙实业的核心资产为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发那科机器人”)。据了解,发那科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与ABB、库卡、安川并称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
上海电气表示,公司将与发那科机器人进行市场和技术方面的协同,协同开发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增强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发那科1956年成立于日本,是富士通成立的自动化数控部门。1972年,发那科正式从富士通剥离。
如今,发那科现已成为全世界著名的工具机用数控系统厂商、数字控制管理系统及机器人制造商,其主营业务有三大块——机器人、工业自动化与机床,内部拥有完善的产品链,如数控系统、伺服电机、机器人、加工中心,从硬件到软件。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发那科与ABB、库卡、安川被并称为“四大家族”,是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长期主导者。
1997年,发那科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联合投资成立上海发那科,双方各自持有50%的股份。公开资料显示,核心团队包括发那科机器人创始人稻叶善治,上海发那科总经理钱晖。履历显示,钱晖是上海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上海市机器人学会副理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发那科是落地上海的机器人公司之一,也是首家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外资品牌机器人企业。
2020年,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被上海市经信委列为上海市26个特色产业园之一,上海发那科一期和二期工厂坐落于此。一、二期工厂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建成,总投资15.8亿元。
上海发那科三期项目也于2020年开工。2023年11月8日,上海发那科智能工厂三期项目宣布落成。作为上海市重大工程,该工厂是发那科集团在日本本土之外最大的机器人基地,不仅仅具备先进制造功能,可为下游应用公司可以提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解决方案,还具备员工教育培训、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先进装备展示等功能,是一个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超级智能工厂”,年产值预计将达100亿元。
如今,上海发那科提供超过260多种的机器人系列,无论是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生产还是其他工业领域,都能提供合适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此次收购后,能够准确的看出上海电气对工业机器人领域战略布局的决心和野心。
上海电气成立于2004年3月,并于2008年完成上市,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上海国资委”)控股,现在已经成为大型综合性高端装备制造公司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及环保设备、高效清洁能源设备、工业装备、现代服务业等。
上海电气与发那科早有渊源。此前,上海电气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电气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国贸”)间接持有上海发那科的股份。2021年,上海电气以19.57亿元的交易价格将其持有的电气国贸80.59%的股权转让给电气控股。
紧接着,电气国贸于2022年9月又将其所持有的上海发那科50%的股权无偿划转给了宁笙实业。此次收购完成后,上海发那科将成为自动化集团间接持股50%股权的合资经营企业。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上海发那科还是回到了上海电气的手中。
而电气自动化是上海电气直属的以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产业板块,重点聚焦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慧交通、城市数智化三大业务领域,面向锂电池、航空、光伏、汽车制造等市场,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整线解决方案。据上海电气官网,2023年,电气自动化主要经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
具体交易在公告中可见端倪——据悉,宁笙实业为工业机器人相关业务的持股管理平台,持有发那科机器人50%股权等资产,日本FANUC株式会社持有发那科机器人另外50%股权。
交易价格这一块,以2024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宁笙实业100%股权的评估值为约32.82亿元。经各方协商,扣除10月15日宁笙实业审议通过拟向股东分红的2亿元,交易价格约30.82亿元。估值方法为资产基础法,增值率为6.20%。其中,评估增值主要来自发那科机器人的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资产的评估增值。
此次交易以现金方式来进行,自动化集团将于交易完成后成为宁笙实业的唯一股东。交易完成后,宁笙实业将正式纳入上海电气的合并报表范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间,上海那发科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7.89亿元及13.32亿元,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业绩有所下滑,分别为10.5亿元及3.6亿元。
上海电气对此解释称,发那科机器人历年经营状况良好,自2020年以来,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光伏等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国内对高性能的工业机器人需求也随之增加,发那科机器人业务收入和利润水准均得到了提升。
此次交易,或将能提高电气自动化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关键领域的集成水平,提高自动化产线整体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更有助于加快促进公司自动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增强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市场竞争力等。
2023年5月,黄仁勋的一句“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引爆了全球“人形机器人”概念。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从最初的概念模型到如今的多代产品,让人形机器人市场呈爆发式增长。不久前,特斯拉的Tesla Bot走出工厂,线的两年时间,市场上涌现出一大批人形机器人企业。
作为一种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更复杂,其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机、减速器、丝杠、传感器等,它们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如电机需要出示足够的功率与扭矩以驱动机器人的运动,减速器则负责将电机的高速低扭矩转换为低速高扭矩,以满足多种关节的驱动需求。
在机器人领域,上海电气也是一家“隐形巨头”企业。资料显示,公司已具备工业机器人轴承、精密减速器等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旗下上海集优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工业机器人高级轴承,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5月,上海电气联合电气香港、电气集团香港收购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机电”),上海机电与纳博特斯克合资代理销售和生产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纳博特斯克在工业用机器人关节上的精密减速器上,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0%,特别在中/重负荷机器人上,其RV减速器市场占有率高达90%。
上海电气收购上海发那科,有益于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夯实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实力。与此同时,上海电气也在积极开拓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新赛道,比如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上下游合作。
近日,上海电气旗下上海集优所属的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下称“天安”)向客户交付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减速器轴承样件。报道显示,该轴承产品使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在承受复杂多变的运动载荷时,始终能满足轻量化、紧凑化的设计的基本要求,保证机器人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早在今年7月,中国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正式对外发布。据悉,“青龙”由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自研,已获批省部级上海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并于 2024 年 5 月由工业与信息化部授牌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该公司背后的股东中,上海电气集团、张江集团位列其中。
公开信息显示,不久前,上海电气旗下上海集优与南京理工大学签署了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合作协议,结合自己在精密制造与产业化应用方面的丰富经验,一同推动研发与技术创新,积累在前沿领域的产业经验。
再看收购的目的,上海电气很明确,公告显示,公司将紧跟机器人产品迭代和具身智能技术革新发展的新趋势,将积极布局特种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产品研制,聚焦特殊应用场景以及柔性制造场景,实现与发那科机器人在传统自动化领域的运动控制及机器人集成应用技术优势充分结合,共同构建双方在自动化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进一步聚焦高端装备、能源、安防、国防等优势应用领域,协同创新研发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产品,构筑上海电气在智能机器人赛道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助力上海电气新一轮转型发展。资料显示,发那科在轻负载、高精度应用场景的技术优势尤为突出。
人形机器人浪潮势不可挡,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出台了相关行动方案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上海还设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对重点产业链及细分赛道进行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支持,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之一,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将超200亿美元,国际投资银行高盛更是预测,到2035年这一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40亿美元。
最终,人形机器人会拥有何种形态,能智能化到什么程度,还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但可预见的是,人形机器人会在硬件与AI的技术迭代中,不断演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